欢迎光临金坛区建昌小学!  今天是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工作>语文>理论学习> 文章

落实语文要素应分三步走

发布时间:2020/11/23 12:19:10 作者:郭婷 浏览量:3385次

作者:陈信森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20年第01

        【摘要】本文论述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性,提出研读语文要素,明晰要素特点;依托语文要素,明确目标定位;根据语文要素,采取适合方法的教学建议,从而把语文要素的训练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统编教材 语文要素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A-0093-02

        “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是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何谓语文要素呢?语文要素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与习惯等。简单来说,语文要素主要包括了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它与语文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对应,但相对来说,它的指向性更为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与检测性。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有效落实呢?

        一、研读语文要素,明晰要素特点

        (一)语文要素具有表述高度凝练的特点

        “语文要素在语言表述上一般比较简练,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具体理解,厘清概念范畴。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训练方向,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要想在课堂上有效落实这一语文要素,教师首先就要读懂语文要素中关注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是注意、发现,还是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或是会运用这些新鲜词句?另外,怎样的词句可称为新鲜的词句?教师只有真正读懂弄清这些,才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具体的指导。

        (二)语文要素具有呈现形式多样的特点

        “语文要素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在单元导语中呈现,可以在课后习题中呈现,还可以在课文旁批中呈现。另外,即使是同一个单元中的课文,不同课文对于同样的语文要素在训练的目标要求上也不一样,教师还要结合课后练习为学生制订精准的教学目标。仍以阅读时,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为例,这个语文要素在《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这几课中的具体要求也不一样,需要结合课后训练进行。

        (三)语文要素具有目标追求有别的特点

        部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涉及面比较广泛,主要包含知识、能力、策略、习惯等。一般来说,主要以积累、习惯养成为主,如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个语文要素要求学生能够明白”;“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个语文要素的目标定位是了解”;“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目标定位为概括。如此种种,不同语文要素的目标定位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教师只有读懂这些具体要求,才能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质量。

        二、依托语文要素,明确目标定位

        (一)明晰语文要素的单元目标

        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这个语文要素为例,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想想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有哪些可行的阅读方法;借助课文内容,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并与同学交流一下;让学生在初步感受这种神奇的基础上,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的;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感受想象的神奇等特点;通过学习明白什么样的想象用怎样的表达方式等,这些都需要明确。

        (二)把握语文要素的课时目标

        即使在同一个单元里,由于课文内容、主题、语言等不同,它们具体的教学目标也有所区别。以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在制订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时,就可以把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生动以及重点语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列为教学主要目标。初步学习感受”“积累的阅读方法,这是总的目标要求,在每篇课文中还应根据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的课后练习中要求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在这个课后要求中,朗读是学生阅读采取的主要手段,也是体会声音美妙的主要方式,因此,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定为:运用朗读、想象等方式感受文中生动的语言,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并尝试续写课文。对于《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来说,由于课后习题读句子,说说加点部分给你怎样的感受,然后选择一两句抄写下来明确提出了关注加点部分的要求,因此,教学目标就可以定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再如,在《带刺的朋友》一课的课后习题是朗读课文,找出刺猬偷枣的内容,多读几遍,体会生动的语言,因此,教学目标就可以定为:抓住刺猬偷枣的内容以及对刺猬称呼的变化来感受文中生动的语言。由此可见,教师只有依据课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三)锁定语文要素的精准支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基于这个语文要素,教师就要以此为指引,引领学生展开阅读学习。如在《海滨小城》一课中,课文中有几个段落的开头都特别值得学生理解和品味,这几段话的开头分别是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小城的公园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等,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抓住这些句子和这段话内容之间的联系仔细朗读、品味、感受,明白关键句与段落内容之间的关系。

        三、根据语文要素,采取适合方法

        (一)抓住关键,有的放矢

        要想真正读懂这些语文要素,并使其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落实,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关键字眼。抓住了这些关键字眼,就抓住了借助语文要素引领学生阅读的密钥。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在这个语文要素中,关键字眼为多种方法”“难懂。在这里,多种方法主要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可以采取不同方法来理解句子,这些方法主要有边读边想、换词比较、拓展资料、联系生活等;二是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方式来理解一个句子。那么,什么是难懂呢?一般来说,含义深刻的句子大都是难懂的句子,一些句式比较复杂的句子、一些情感难以揣摩的句子都是难懂的句子……弄明白这些以后,学生在遇到相关的句子时也就心中有数了。例如,在《童年的水墨画》之溪边一课中,对于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句话,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清清的溪水是什么颜色的,再让学生结合前一句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来理解感受溪水的色之绿、形之美,并思考倒映在水中的人影怎么会变成绿色的,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字生动形象的特点。然后,再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想象人在溪边玩、影子在水上摇的画面美与意境美。最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感受文本语言之美。这样教学,集多种阅读方法为一体,深化了阅读教学效果。

        (二)比较异同,把握特点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具有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对学生不断提高要求,如在三年级上册中提出借助关键理解一句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要求,到了三年级下册,语文要素的要求就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升级为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这种要求在本单元的课文中体现得比较明显,是学生阅读训练的好推手,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逐渐提升。

        (三)整体关照,稳步提升

        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一学段的语文要素主要是在课后习题及课文旁批中出现,到了第二学段以后主要体现在单元导语中,教师应注重语文要素的整体关照,以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

        提取信息这个语文要素为例,在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课中就开始体现,之后逐步提升要求,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要求学生找出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在《乌鸦喝水》一课中要求学生说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到了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一课中要求学生想一想树和喜鹊为什么都很快乐;在《一分钟》一课中鼓励学生能够对提取到的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到了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中要求画出课文中两种称象的方法,说说为什么说曹冲的方法好”……到了三年级上册《不会叫的狗》一课中让学生说说故事的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说说自己的理由。这种就属于整合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范畴,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注重对这些语文要素中的信息进行整合,才能有效促進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部编版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把握语文要素在各个单元、每篇课文中的具体要求和编排特点,真正读懂语文要素,才能合理运用,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服务。

        作者简介:陈信森(1975— ),广西容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责编 黎雪娟)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建昌集镇育才路17号 电话:0519-82460128

版权所有 常州市金坛区建昌小学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